《规范》还指出:

普通导尿管:即产品说明书没有对导尿管在体内留置时间做特殊规定的。

特殊类型导尿管:是指说明书上明确规定了体内留置时间的导尿管。

例如:

§ 某测温型硅胶导尿管说明“本产品允许体内留置建议<29d”;

§ 某一次性使用导尿包说明书中规定“硅胶导尿管可以连续滞留人体体内29d,不得>30d;

§ 乳胶导尿管滞留时间<7d”;

§ 某气囊导尿管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导尿管在体内放置期2周”等。

这些说明书有明确规定的应按照说明书使用。

唇枪舌战:需不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

请看@dasada0的求助贴:

为什么要一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是预防感染?是什么道理?异物刺激?细菌沿导尿管爬进尿道?重新插可能造成粘膜损伤,岂不更容易感染?

@dasada0 的困惑不是没有道理。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曾组织专家进行过专题探讨,文章发表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题为《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尿管时机的辩证思考与探索》。正反两方的观点是:

持“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的观点认为: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如阻塞、拔管困难、尿路感染等,定期更换尿管可以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和降低CAUTI的风险,同时也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具有指引意义的操作要求,利于有效落实,只是还需要更多的循证证据加以探讨和研究更科学的尿管更换间隔时间。

持“不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的观点认为:完整的尿道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天然屏障,导尿操作过程中会对尿道粘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人为增加破坏尿道黏膜完整屏障的风险。感控应践行精准医疗、循证感控的新理念,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通过评估病人的各项危险因素来确定更换尿管时机和间隔时间,不建议固定时间更换。在无更换指征的情况下避免导尿管更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减少CAUTI的发生风险。

可见,辩论的关键点是围绕导尿管更换周期和时机的选择,其本质仍在于控制与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

四个建议:综合考虑更换时机

1、尽量减少更换频次。导尿管的长期留置会导致CAUTI的发生,而且尿液结晶的形成会引起导尿管的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因此需要更换导尿管。但更换导尿管的操作会破坏泌尿系统的密闭性,增加细菌的侵入风险,而且置管过程会刺激、损伤尿道黏膜,故应尽量减少导尿管更换频次。

2、不建议常规定期更换导尿管。从目前循证证据来看,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定期(每2~4周)更换导尿管不会降低CAUTI的发生率,目前推荐的做法是根据患者尿液pH值的高低来确定更换导尿管的频次,因此对长期导尿患者留置尚不推荐定期更换导尿管。

3、多策略防控尿路感染。降低或者减少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风险,需要重视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的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等危险因素。因此,CAUTI的防控是多策略的,更换导尿管只是其中一个策略,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来指导导尿管更换周期。

4、研发新型材质导尿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展,已有研究表明纳米银涂层导尿管较普通导尿管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更适合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用。期待研发新型材质的导尿管,使其能够和尿道组织有更好的亲和性和抗菌依附性,在减少插管过程中对尿道黏膜损伤的同时有效阻止细菌的依附,以降低菌尿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长期留置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

得出结论: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更换时机应依据有无感染、脱管及堵塞指征、尿管的材质、患者尿液的pH值等影响因素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宋慧敏,张菊,等.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尿管时机的辩证思考与探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

2.王力红,赵霞,等.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解读.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5).

3.侯铁英,张玉,等.采取提醒和定期评估管理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6).

4.高晓东、韩玲样、卢珊,等《基层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500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43-145.

5.孙玉,章泾萍,等.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时间的探讨.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1).

6.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6.

作 者/ 雪仔 来 源/ 华医护事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微信联系:chenxi201602

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