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8作为一款曾经备受瞩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双门超跑,却没什么人购买,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呢🧐?下面咱们就来逐一分析。
价格过高缺乏品牌溢价支撑
宝马i8全系落地价超200万,这个价格区间已经和保时捷911顶配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当。然而,宝马在传统超跑领域的品牌溢价,远不如一些老牌超跑品牌。其采用CFRP碳纤维车身制造技术,成本居高不下,混合动力系统研发费用占比也高,这些因素导致定价偏高,但却难以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目标市场错配
一方面,对于追求燃油超跑声浪的用户来说,宝马i8的1.5T三缸发动机无法满足他们对那种激情澎湃声浪的渴望。另一方面,对于环保先锋群体,它纯电续航仅37km,实在难以吸引他们选择这款车。这样一来,两边的目标群体都不太买账,市场受众面就变得很窄🤔。
实用短板明显
宝马i8在实用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后排腿部空间仅620mm,甚至低于普通A级车,储物空间也只有154L。在日常生活使用中,这样的空间表现实在是不太方便。谁也不想买一辆车,却在日常出行时因为空间问题而烦恼😖。
性能存在争议
虽然宝马i8综合功率374马力,零百加速4.4秒,但与传统V8/V12超跑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性能表现难以让他们心动💔。
宝马i8虽然在碳纤维技术、能耗控制方面有领先之处,比如蝴蝶门设计超前、车身碳纤维覆盖率超80%、能耗控制亮眼。但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价格、市场定位、实用性以及性能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它最终没能获得消费者的广泛青睐,销量不佳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