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孙子就是孙武,这是一个人。那么孙膑又是谁呢?
孙膑,原名孙伯灵,是受了膑刑之后,人们才称呼他为孙膑,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他出生于阿、鄄之间,是我们前面所介绍的孙武的后代。他与庞涓同为鬼谷子门生,是师兄弟。庞涓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师弟孙膑,在魏国出仕时,他私下里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孙膑到魏国后被庞涓诬陷,捏造罪名以施加膑刑和黥刑,也就是砍去孙膑的双足并在脸上刺字,想让孙膑无法像常人一样同人交往,无法施展其才能。孙膑身受重刑且被囚禁,本来永无出头之日,但碰巧这时齐国的使者见到了他,觉得他是有大才能之人,于是偷偷用车将孙膑带回了齐国。
在齐国,孙膑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当时齐国名将田忌喜欢与诸公子赛马,孙膑发现赛场上的马匹脚力都差不多,田忌的取胜往往是靠运气,于是孙膑将马匹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应对,这样就能取胜。这是一个机会,他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作出保证,后来果然田忌胜利,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也被认为是"策对论"最早的实际运用。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的孙膑让田忌大为赏识,在齐王面前出了很大的力来赞扬孙膑。最终,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田忌攻打魏国。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赵国攻打魏国的盟国卫国,并且夺下了两座城池,此举招来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这时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提出攻打魏国来解赵国之围的计策,齐王采用。果然,魏军撤离赵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2),齐魏交战,孙膑用计做出齐国军队军心涣散,逃兵众多的样子来麻痹魏国军士,此计果然成功,追击了诈降的齐军。在马陵道上,孙膑早已设下埋伏,只等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进入,当庞涓发现事情不对,想要撤退时已经太迟了,魏军一败涂地,而庞涓也自杀在了此地。这对师兄弟的恩怨了解,以孙膑技高一筹胜过庞涓为最终的结果。
有记载,孙膑著成一部兵书,古籍称作《齐孙子》,也就是《孙膑兵法》,但一直都没有找到相应的实物,这部书也就成为了传说。直到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考古人员在发掘两座汉墓的时候,发现了数量庞大的共四千九百四十二枚的竹简。这些竹简中包含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著作。考古学家把这些竹简命名为《银雀山汉墓竹简》,其书写时间大约在"文景之治"至汉武帝在位之间。失传了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浮出水面,为后人研究孙膑的军事思想以及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历史资料。
孙武与孙膑,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中国历史,影响了世界历史。直至今日,他们的思想结晶仍能为新时代的生产生活提供指导,他们虽然不是同一个人,但他们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名垂青史的伟人;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来源: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QQ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