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武林中出现一个神秘门派,传闻门派创始人是一名从大理不老长春谷中盗走了“神书”的逍遥子,并留下了一句话——神书已随逍遥去,此谷惟余长春泉。这位逍遥子先生取走神书后不久便开创了逍遥派,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应当都是他的徒弟。

逍遥派武功以神奇见称,门中武功宛若修真绝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实力强悍的门派最后却因为门下弟子却因感情纠葛而走向衰败,最终白白便宜了段誉、虚竹两兄弟。

段誉在无量山中练成逍遥派的北冥神功与凌波微步两大绝学,后来他凭借北冥神功吸收了江湖一大批高手的内力,书中旁白此人内力修为震古烁今。大理天龙寺中,他误打误撞练成天龙寺镇派绝学“六脉神剑”,王语嫣评价日后的“天下第一”非段誉莫属。

段誉当真如此了不起吗?依我看来他的武功配置很好,然而实力恐怕还不如他的一位神秘徒弟。

一、段誉的武功缺陷

金庸小说的高手分为三等,第一等为武学大宗师,这类人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精,自身修为亦臻于登峰造极境界,实战临敌经验也是宗师级别,此中代表人物有扫地僧、独孤求败、黄裳、五绝、周伯通、郭靖、杨过、张三丰、风清扬等。

第二等为修炼前辈绝技而成长为绝顶高手之人,这类人因绝学而武功得以速成,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武功是速成的,所以武学修为不足,临敌经验同样不足,这类人物有段誉、虚竹、张无忌、令狐冲等,这也是张无忌不及张三丰的根本原因所在。

展开全文

最后一等便是武学未能臻于绝顶水平,只能算江湖第一流高手,然而经验丰富、实战了得的人物,如杨逍、范遥、谢逊等。

段誉属于第二等,所以金庸评价段誉不及扫地僧,小说原文亦交代实战对比,段誉恐怕不及萧峰——萧峰心中一凛,他生平从未遇过敌手,自忖以虚竹二弟招数之奇、段誉三弟剑法之精,比之自己尚自逊了一筹。

段誉三大缺陷,第一:实战经验太低。所以他虽然有满级的配置,却难以抵挡鸠摩智之一击(少林寺外被偷袭);第二:胆子太小,心中一谎啥都忘了。所以他武功虽然远胜慕容复,少室山大战中却差点死在慕容复手下,若非萧峰出手相救,段誉早已毙命。第三:剑法不灵。段誉最有杀伤力的武功是“六脉神剑”,可惜到了小说后期金老始终不让他能够灵活运用这门神功,所以段誉的实力大打折扣。

他的实力不及自己的徒弟。

二、段誉最神秘的徒弟

结合小说内容记载来看,当年那个隐姓埋名在武林中消失了多年的一灯大师的南帝,极大可能就是段誉的徒弟,从四个细节入手。

第一:段誉的年龄问题。他是历史上的宣仁皇帝段正严,此人一直活到了公元1176年,23年后便是华山论剑,一灯大师中年以后参加论剑,所以他完全有可能得到段誉的指点。

第二:一灯大师的一句话。他回忆当年“鸳鸯锦帕”的往事时曾提到一句话——“大理国中除我之外,再没第二人有此功力。”可见一灯大师对天龙寺众高僧的武功了如指掌,接触到段誉的可能性极大。此时段誉也已经死了,一灯大师说大理国中没人功力比他高这句话也很合理。

第三:除了段誉很难有人能教出这么厉害的徒弟。一灯大师修为多高呢?远非天龙五本、枯荣大师这类人所能比,《神雕》旁白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已经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不就是《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一品?而天龙寺高手再练百年都达不到一品水平。除了段誉,谁能教出这样的徒弟?

第四:一灯大师与段誉的关系。段誉是段正严,《天龙八部》结尾交代他的儿子名为段正兴,而段正兴正是一灯大师段智兴的父亲。所以段誉与一灯大师的亲爷爷,爷爷传授孙子武功自然合情合理。

因此在下认为一灯大师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之一便在于他是段誉的徒弟,他的武功由段誉指点而成。

此人乃华山五绝之一,《神雕》后期武功与黄药师、周伯通、杨过在伯仲之间,上文提及段誉虽然拥有满级配置,但经验太差,所以属于二等高手,而一灯大师则为一等高手,不论实战还是内力方面,一灯都不输段誉,若单打独斗,段誉必败无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