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宁银理财固收投资部总监胡潇云:练就“投研真本领” 应对理财市场新挑战
  • 贝克汉姆世界杯

◎记者 黄坤

2025年,银行理财机构如何破题?

当前,居民的存款资金更多流向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快速攀升。但低利率也对银行理财机构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难题。针对市场机遇和挑战,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与2024年上证·金理财年度投资管理团队奖获奖团队——宁银理财固收投资部总监胡潇云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

“投资,正是一种管理和应对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活动。”胡潇云表示,2025年机遇大于挑战,银行理财机构只有拿出真本领,依托专业投研能力,才能穿越起伏波动的市场周期,并为投资者获取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

双管齐下

提高固收产品中长期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近30万亿元资产配置里,固收占大头。

固收类产品,长期占据银行理财机构的主导地位,其中债券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在资产持仓中占比较高。胡潇云直言,未来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或将持续承压。

“持有到期的票息收益,一直以来是固收类资产的核心收益来源。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合意的优质票息资产已经越发稀缺,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也随之降低。”胡潇云说。

胡潇云表示,当前单纯依靠票息收益的固收配置策略,已经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要求。这对未来银行理财机构的投资运作和资产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新挑战,胡潇云表示,一方面将加强固收市场趋势研判,在票息安全垫的基础之上,适当增加主动交易,把握债市波段机会,为客户提供阶段性的收益增厚;另一方面将不断拓宽优质资产来源和投资工具边界,灵活运用指数投资、公募基金投资、转债及公募REITs等,为产品提供更多元化的风险对冲或再平衡手段,以提升产品中长期的风险收益表现。

满足低波需求

“三步法”应对市场波动

在当前环境下,一边是理财市场负债端对于稳定收益的需求增加;另一边是利率波动对于产品净值的影响更加显著。

谈及当前理财市场客户需求变化,胡潇云的感受是,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需求进一步“低波化和短期化”。整个理财市场呈现“规模效应凸显、互联网渠道高速发展、客群需求持续拓宽”等特征。

何以应对市场波动,抓住市场机遇?胡潇云带领投资团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摸爬滚打,总结了“三步法”:

首先,团队要根据负债端的需求,确定不同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控制产品的久期、杠杆和高流动性资产的比例;

其次,根据经济周期、政策方向、市场情绪等因素提前对市场进行预判,提前对久期、杠杆等进行调整应对,控制净值回撤;

最后,不断拓展产品的投资范围,开拓并应用利率衍生品作为对冲市场风险的工具,降低交易摩擦,减少产品在市场调整阶段的业绩波动,从而达到净值的相对稳定增长。

更加适度积极

为投资者创造相对稳健回报

练就“投研真本领”,是银行理财机构在纷繁复杂市场环境中的安身立命之本。

展望2025年市场,胡潇云表示,国内固定收益市场进入相对低利率区间,国际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银行理财机构只有依托专业投研能力,才能穿越起伏波动的市场周期,并为投资者获取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

“预计2025年,债市的波动可能会加大。”胡潇云表示,投资策略方面,今年要在稳健审慎的投资策略总基调下,更加适度积极。

同时,她表示,投资团队将继续严守信用风险的底线,拓展多样的资产种类和投资策略,优化组合风险收益特征,为客户创造持续稳健的回报。

整体而言,胡潇云称,2025年将加强对市场走势的提前研判、债务主体的风险识别、投资组合的动态校准、投资策略的科学制定、市场波动的冷静应对、风险对冲的综合运用等方面的投研能力。

“市场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而投资正是一种管理和应对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活动。”胡潇云表示,目前团队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还远不够,将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在提升专业投研能力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不断精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