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背面突出,盆面凹陷,该腹侧弯曲扩大了盆腔容积。它的顶、底之间有背侧、盆侧和外侧3个面,以及一个骶管。在儿童时期,各骶椎是由软骨相连的,成人的骶骨仍保留着许多椎骨的特点。骶骨由骨小梁构成,骨小梁被一层厚度不均的骨密质壳包被着。
底:
骶骨底由第1骶椎构成,横径明显超过前后径,其前缘称骶骨岬。第1骶椎的椎孔为三角形,系骶管的起始部。第1骶椎的椎弓根较小,并向左右两侧与椎板相延续,两侧椎板在后正中相连而形成骶正中嵴。
盆面:骶骨盆面正中线的两侧有两排骶前孔,每侧各为4个,由骶管出来的4对骶神经前支由此穿出。左、右孔间的广泛区域是由平坦的骶骨体盆面形成的,期间融合为4个横脊。
背侧面:
背侧面中线处有棘突融合而成的纵形骶正中嵴,其两侧有4对骶后孔,其下方有形状不整齐的骶管裂孔,向上通骶管,此孔两侧有明显的突起称骶角,临床上以骶角为标志进行骶管麻醉。尾骨形体较小,上与骶骨尖相连接,下端游离称尾骨尖。
骶管: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盆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中部有4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的痕迹,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分别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
尖:
骶骨尖即第5骶椎体下面,有一卵圆形关节面与尾骨相关节。
外侧面:
骶骨侧部的外侧有耳状面,耳状面后方有骶粗隆。上关节突外侧为上骶骨切迹,L5神经根的后支由此通过。骶骨的外侧为5个骶椎的横突,(主要为第1~3骶椎横突)与肋成分相融合,其表面呈耳廓状,称为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形成骶髂关节,与盆骨连接。在耳状面下方,臀大肌背侧和尾骨肌腹侧之间有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与之相连。
尾骨:
骨下端尖,上端为底,其卵圆形关节面和骶骨尖形成关节,其间有纤维软骨盘。尾骨后上部的凹陷与骶骨相连部分称为骶尾间隙,在关节面后部两侧各有一尾骨角,相当于尾骨的椎弓和上关节突。尾骨底的后缘较前缘为高,朝前下,它的前面稍凹,平滑,后面突出并粗糙。尾骨的形状、方向随个体和移动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髋骨:
是一块大的不规则骨,从中心向上面和下面不规则膨胀。其外侧表面是一个深的杯状髋臼,与股骨头相关节,前下是大的卵圆形或者三角形的闭孔。在髋臼上缘,骨面加宽成盘状,弯曲成髂嵴。
髋骨为人体腰部的骨骼,共左右两块。幼年时,髋骨分为髂骨,坐骨和耻骨以及软骨连接。成年后,它们之间的软骨会骨化,成为一个整体,即髋骨。左髋骨、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接一起构成骨盆。度髋骨与股骨构成髋关问节。髋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规则扁骨。
髂骨:
前部宽大的为髂骨翼,后部窄小为髂骨体。它们的下方的突起分别称髂前下棘和髂后下棘。髂后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迹。髂骨翼内面平滑稍凹,称髂窝,窝的下界为突出的弓状线,其后上方为耳状面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
耻骨:
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为体及上、下两支。耻骨占髋骨的2/5。耻骨是位于骨盆前方的两片骨头,中间有空隙而非紧靠在一起,两片骨头间靠韧带及纤维软骨组织联接起来,为耻骨联合。
坐骨:
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向后下延伸为坐骨支,其后下为粗大的坐骨结节。体的后缘有一尖锐骨突称坐骨棘,棘的后上方为坐骨大切迹,下方为坐骨小切迹。二者之间的尖锐突起称坐骨脊。构成髋骨下部,分坐骨体和坐骨支。体组成髋臼的后下2/5,后缘有尖形的坐骨棘,棘下方有坐骨小切迹。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为坐骨大切迹。坐骨体下后部向前上内延伸为较细的坐骨支,其末端与耻骨下支结合。
骶髂前韧带:
是位于前下方的囊状增厚,在近弓状线处和髂后下部尤其发达,连接第三骶段和前耳状沟外侧部。其余部分较薄。
髂腰韧带:
髂腰韧带将第5腰椎与髂、骶骨相连接,它分几个部分,附着于第5腰椎横突尖和前下面,并且有时与第4腰椎横突也有微弱的连接。它的条带向外侧辐射,并且借两条主要的条带与骨盆相连。下条带自第5腰椎横突下面和第5腰椎椎体发出,穿过骶髂前韧带到达髂窝后缘。新生儿及儿童的髂腰“韧带”是肌性的,在快到50岁时,肌肉逐渐被韧带所取代。
骶棘韧带:
为一较薄呈三角形韧带,自坐骨棘延伸至骶骨外侧边和尾骨骶结节韧带前,其纤维与后者混合。前表面是尾骨:肌肉和韧带共同延伸,是同一结构的前后面。骶棘韧带常被认为尾骨退化的部分。
坐骨孔:
骶结节和骶棘韧带将坐骨切迹转变为孔。
骶髂骨间韧带:
骨之间的主要联结,填充关节后下不规则的空间。表浅部被骶髂后韧带覆盖,其深部有上、下带自骶骨耳状面后压迹到髂结节,这些带被一个更浅表的纤维层覆盖掺杂。此纤维层将骶耳状面后部一个粗糙区的后上边,与髂结节的相应边缘相连接。
骶髂后韧带:
位于骨间韧带上,骶嵴神经和血管的背支入其间。它包括多支较弱纤维束,将中间和外侧骶嵴连接到髂后上棘及髂嵴内唇的后末端:它们形成一个单独的长骶髂后韧带。此韧带在外侧与部分骶结节韧带相延续,内侧续以胸腰筋膜后层。
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的底部被髂后上棘广泛地结合着。部分与骶髂后韧带混合,至横行骶结节下部和低位骶骨外侧边缘及尾骨上部。其斜行纤维向外侧下行,汇合形成一厚而窄的带,下部再加宽,附着于坐骨结节内侧边。
血液供应
动脉血供来自髂腰动脉、臀上动脉和骶外侧上动脉,有相应静脉回流。沿着动脉淋巴回流至髂腰淋巴结。
神经支配
骶髂关节神经分布有争论,可能由来自前两个骶棘神经的前后主干,和臀上神经分支支配。闭孔神经和腰骶干也许也有分支支配。
骶髂关节作用
维持稳定的因素:
骶髂关节是身体最稳定关节之一,支持躯干的重量。此关节不规则的表面导致很少的运动。骶骨被躯干压着向下的趋势被极强的后韧带抵抗,而髂腰韧带帮助抵抗第5腰椎与骶骨移位,骶骨上缘承受向下的推力,下部向上翘起的运动趋向被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抵抗。
运动:
骶骼关节主要运动很小,横过此关节的所有肌肉作用在腰椎或髋关节上。运动的发生主要在于随着骨盆运动带动的关节运动。
怀孕期,骨盆关节和韧带在松弛激素下变得松弛。此关节运动增加。松弛后使骶髂锁闭机制失去效果,导致更大的旋转,可能也使骨盆直径在分娩时发生变化,损害的锁闭机制将生育压力转移给韧带,常在怀孕后有骶髂的损伤。
骶髂关节疾病
典型的症状就是下腰部疼痛。其中,有一些疾病发作时,最先影响的部位就是骶髂关节,比如: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骶髂关节脱位等等。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这种病X光片检查可以看到,骶髂关节处的骨头“变白”,其实这正是骶髂关节面骨头密度增高的一种表现,说明骨头已经硬化,所以称之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常见症状
这种病多见于20-35岁生完小孩的女性,主要症状是久立、久行后腰疼加重,但休息后有所缓解。
这种腰疼和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疼是有区别的。腰椎间盘突出的腰疼常常会压迫神经,带有腿部的疼、麻症状,但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患者一般疼痛的症状比较局限,不会向下肢放射。
强直性脊柱炎(AS
这是一种先天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在青少年男性。
常见症状
这个病主要的症状是早晨起床会有脊柱僵硬、腰背部疼痛,而且疼痛的部位常常就在骶髂关节处。
与致密性骨关节炎不同,AS患者适当活动后症状可以减轻,而卧床休息反而会使症状加重。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转一下!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本班将原针刀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以中西医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求新、求实、求效、求专、求精的办学特点,为您的临床诊疗技术登上一个新台阶。
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主办单位】世界针刀医学研究会学术部
【承办单位】北京萃博针刀医学研究院
【培训对象】凡从事骨科、风湿科、疼痛科、针灸推拿科、针刀、软伤科、麻醉科、康复理疗、内科、中医科等各级医院、门诊、诊所的临床医生均可报名参加。
【培训时间】
2024年10月12-18日(学习8天)10月11日周五全天报到
【培训地点】杭州针刀医学培训中心(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培训费用】6000元,一次学习,终身免费复训
(包括培训注册费、培训费、资料费、临床见习、手术观摩、考察调研等费用。培训期间食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颁发证书】
1、学员结业后由学会颁发结业证,并授予国家Ⅰ类中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60 学时,计 10 学分)
2、办理证书:请携带 2 寸彩照 2 张,身份证复印件及职称证、学历证、执业医师证 复印件(用于办理结业证、学分证及上网认证)。
【报名方式】
联系人:陈 钊
注:如需正式红头文件请联系我微信索取
注明:鉴于保证培训班的教学质量,本班有名额的限额,请学员务必提前电话、微信、报名,并交纳200元报名费以便提前安排座次。
授课专家简介
秦保和教授
副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华针刀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专家组组长;中国骨伤学会水针刀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黄家湖医院针刀科副主任;平衡针刀创始人;针刀病员管理专家。擅长运用针灸、针刀治疗四肢关节各种顽固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神经卡压综合症、腱鞘炎、跟骨骨刺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疼痛等病症。擅长治疗久治不愈的内科、妇科等疑难杂症。
张远景教授
全国著名的痛症及三瘫针刀医学临床治疗专家,中国针刀医学临床带教实训开创者。先后师从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任志远教授、任月林教授、宫长祥教授、软组织损伤精准评估大师苗振先生、静脉曲张闭合微创术创始人李明先生等。现任全国颈肩腰腿痛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中心医院(国家三甲)神经康复科顾问、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特邀专家、广西宜州市工人医院疼痛康复医学科特邀专家。
李树明教授
副主任医师,现任河南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针刀疼痛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委会理事,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常委。师从针刀医学的发明人、创始人朱汉章院长,软组织外科学的奠基人宣蛰人老先生,拨针创始人陈超然教授,现印尼总统私人保健医生功勋针刀专家周中焕教授等疼痛界名家。被业界誉为“豫南神针”。临床特色:擅用针刀.银质针.钩针.拨针.圆利针.套管针.火针.埋线等中医微创针法,不手术无痛苦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及其它脊柱相关疾病。
段朝阳教授
针刀临床实战专家!北京北京萃博针刀医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针刀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针刀医学培训中心特级讲师;在人体精细解剖学和人体生物力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在针刀临床上彰显独特疗效,尤其是治疗手段独树一帜,创新性强!重点讲授针刀治疗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腱鞘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强直、头晕、头痛、胸痛、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偏瘫、脑瘫等疑难杂症。
宋兴刚教授
主任医师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及滨州医学院,主要从事中药治疗三高症、心脑及周围血管病和针刀医学技术治疗骨关节病等临床工作。师承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及医学泰斗庞继光教授,特别是治疗颈腰椎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关节炎等症,用针刀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效果,临床治疗数千例大多数用一个疗程(4次)即可痊愈。
教 学 内 容
日 期
基 础理论
针刀治疗概述、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针刀医学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针刀医学六大组成部分、针刀治疗的机理、四部八法、操作方法。
10月12日(全天)星期六
临 床诊疗部分
颈 项部
①针刀医学临床中关于局麻药利多的应用与风险防范 ②针刀医学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与疼痛医学治疗手段结合思考 针刀治疗颈椎病③针刀治疗项韧带损伤 ④针刀治疗胸锁乳突肌损伤 ⑤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 ⑥针刀治疗头夹肌损伤
10月13日(全天)星期日
肩 背部
①针刀治疗肩周炎 ②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 ③针刀治疗冈下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菱形肌损伤 ⑤针刀治疗三角肌滑囊炎 ⑥针刀治疗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
10月14日(全天)星期一
上 肢部
①针刀治疗网球肘 ②针刀治疗肱骨内外上髁炎 ③针刀治疗滑囊炎
10月15日(全天)星期二
腰背部
①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②针刀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③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④针刀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10月16日(全天)星期三
腰背部
①针刀治疗腰段棘上韧带损伤 ②针刀治疗棘间韧带损伤③针刀治疗腹外斜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腰肋韧带损伤 ⑤针刀门诊治疗、示教
10月17日(全天)星期四
下肢部
①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②针刀治疗髌韧带损伤 ③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④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炎 ⑤针刀治疗髌骨软化症 ⑥针刀治疗跖管综合症 ⑦针刀治疗跟骨骨刺 ⑧针刀门诊治疗、示教
10月18日(全天)星期五
臀 部
①针刀治疗骶棘肌下段损伤 ②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③针刀治疗臀中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慢性臀部肌损伤⑤针刀门诊治疗、示教
10月19日(全天)星期六
发结业证、学分证,换发票
10月19日(全天)星期六
以上课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学习通知】2024年12月20日甘肃省名中医王海东教授针刀医学亲传弟子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陕西•西安10月4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云南•昆明市10月4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浙江•杭州市11月1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辽宁•沈阳市11月1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重庆11月1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湖南•长沙市11月8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内蒙•呼市11月8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广西•南宁12月6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贵州•贵阳12月6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江西•南昌12月20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广东•广州1月3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年新疆•乌市1月3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 ←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四川•成都1月3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 ←点击查看
【学习通知】2024海南•海口1月3日针刀临床技能进展系列培训班 ←点击查看
附针刀培训安排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