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和地理考证,项羽“霸王别姬”后自刎的乌江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依据

乌江镇的地理定位

乌江镇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位于长江北岸,镇北曾有一条名为乌江河的小河,其入长江处被称为“乌江浦”,是秦汉时期东渡长江的重要渡口。如今该镇南侧驷马山引江水道旁建有霸王祠,被视为项羽自刎的历史遗址。

史料佐证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逃至乌江浦时,乌江亭长劝其渡江,但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

《水经注》提到“乌江渡”即此处,秦汉时设有乌江亭(亭为古代基层行政单位),亭长职责与刘邦早年担任的泗水亭长相同。

二、排除其他同名河流的合理性

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的乌江

这些河流虽同名,但均远离楚汉决战核心区(安徽灵璧垓下),且秦末时部分河流尚未以“乌江”为名。例如贵州乌江在元代才得名,与项羽时代无关。

安徽阜阳的乌江

阜阳乌江是沙颍河支流,位于淮河以北。而项羽兵败后已南渡淮河,不可能折返北逃,因此排除。

三、争议与学术讨论

定远县二龙乡说

有学者提出项羽实际战死于滁州定远县南二龙乡,但此观点未获广泛认同。主流历史记载和民间共识仍以和县乌江镇为自刎地。

文化象征意义

无论具体地理位置如何争议,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传说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气节”的象征。李清照“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更强化了这一意象。

四、现代遗址与纪念

乌江镇现存霸王祠,始建于唐以前,历代多次修缮。祠内设有项羽立像、衣冠冢及明代风格石雕,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原建筑在近代遭损毁,但重建后仍吸引众多游客缅怀这段悲壮历史。

结合地理、史料和文化遗产,“霸王别姬”的乌江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其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远超地理名称本身。